印象之:南京、苏州、上海

姚洪楼 发表于 随便说两句 分类,
0
 

昨天是凌晨四点不到起的床,今天也是如此。

昨天看了某些写的与上海有关的文章:《炮打装逼犯》,原文转载如下:

本来对校内没什么感觉。但是一班好友天天乐 此不疲,我还是觉得大家在上面嘻嘻哈哈很有意思。但是持续的眼中钉,终于让我感到无可忍受了,并且惊奇的总结出一个规律,凡是我遇上的装X犯,通通在上海 ——不是上海人就是试图成为上海人,或者现在在上海生活,抑或自以为是上海人的“外地人”——我这是特指,不是泛指。

比如那位头发从高中时候就油腻至今的甲,声称自己对头发的知识已经到了牛逼的地步,以至于我想起他那夜晚的母马一般的头发,都彻底恶心。他像称呼自 己宠物一样称呼杰克琼斯的衣服,叫做JJ,买了件JJ的风衣,还要保持神秘感,某天打开衣柜,惊奇地发现:哇,我都有好几件耐克和JJ了,哎呦(娇嗔 状),好奢侈哦——这些都完全地体现在校内日志上,供万千黎民瞻仰。想当初7分的裤子,提到将近膝盖的黑色袜子和白色球鞋,走过的地方一片黑云。咦,对 了,这个不仅是装X犯,还是个大土鳖。

还有慢慢体会到自己高人一等的乙,今日摇身一变,告诉大家自己坐上BMW,打上高尔夫,我已经预见十年后高中再聚会,颈挂十斤重金项链,十只手指戴 九只金戒指的富豪模样,不信走着瞧。高中同学还有没有?还有,比如曾经打开视频强求我看他PRADA包的某中性人,已经完全不会说普通话了,张口闭口都是 “伐”,我一度心中痛骂,“伐”你妈呀“伐”!他(她)仍然极其滋润,不断告诉大家它什么时候拥有第一个LV和DIOR,妆容已经厚到3厘米,曾经形容猥 琐,妖声怪气,照样在上海这片神秘的土地上快乐生活。

所以我明白为什么小学同学也好,中学同学也好,纷纷打破头要挤到上海去,即使去读二流或者下九流院校也毫不犹豫。今日已有人在赚几百万的时候还不惜 花费寸金光阴上校内广为通报,事无巨细,希望我们观众全部知道,比如今日去了哪里逛街,买了多少东西,刷坏几张卡,吃了什么好吃的,用的牙签是金的还是白 金的。想想当日聚会,骄傲声称自己在上海俨然是陈良宇般的人物,他老母却在社区买馄饨。

上海人都是要高人一等的,即使挤在阁楼,怂恿父母和叔伯打官司争祖辈房产,不然就是天天食上海花生米和上海咸鸭蛋,也要说自己处于体重调控期。

想当初夏天去上海,一出机场大门浑身湿透,耳边各种奇怪腔调的上海话。上海男人行事窝囊,天天在家里被老婆拧着耳朵骂。连周立波都透着股阴柔劲,照 样引起下面上海男士们共鸣,喝彩也没忘记用上海话:“老好饿!老好饿!”上海女人故作矜持,自以为人人是张爱玲小姐,优雅之余同汉奸鬼混,不知道图的是什 么。黑白电影中肥猪一样的女人也爱穿旗袍,偏偏开衩到大腿根,颇以为肉欲性感。所有旧电影里婆婆虐待媳妇,或是童养媳嫁给痨病鬼,全是上海的故事,上海式 的婆婆捏一把羽扇,放一把靠椅,点一支香烟,对着屋外骂街。此时偌大上海滩,半数成为殖民地,即使被洋人奴役,上海还有歌舞厅大世界,夜夜歌舞升平,或者 不是黄金荣抢了杜月笙的女明星,就是张啸林的走狗砍了黄金荣的猪猡。

于是今日上海人或者上海伪人统统抖了起来,同人一本正经地说:“侬外地人”云云。遑论北京在上海人眼中是土鳖之城,今日上海新一代自认为引领时尚潮 流,过上黄金生活,纽约巴黎伦敦也统统不放在眼里了。只不过人家是资本主义城市,上海的小资产阶级还忙于在校内和开心上装X,不然就是到猫扑和天涯上炫 富。家中老爹老妈啃一只大闸蟹要两天,自己已经都贴到网上,告诉大家味道极好了。

最后,我不是指所有上海人以及想成为上海人的外地人,我极其鼓励大家向着装X无极限的目标奋进,反正我最近生活无聊,每天如果少了某几位上海同学的 笑料,一肚子脏话不知道往哪里骂。你当我是指桑骂槐?我是指哪打哪,本来想奉劝不要对号入座。但你若要自以为是,那就请了。

原文地址:http://tanglei.org/?p=54

现在是凌晨五点,因为开着窗子,于是又闻到了那熟悉的烟熏味,于是我决定要写点什么了。

我现在在苏州,但我对这个城市的印象并不是很好。没来苏州前,就常听别人说苏州人如何如何排外如何如何自命清高;来了苏州后,感觉苏州人是挺冷漠的,加上苏州方言很难听懂,于是我对苏州的印象依旧一直停留在很糟糕的地步。

04年底到05年初,我在苏州呆了半年不到的时间,是在园区娄葑上的班,现在回想起来最深刻的记忆就是宿舍后面的那条河,稍微起点并不是不大的风,四楼五楼都能闻到喝水散发出来的恶臭,这与大家通常所听到的“水城苏州”的描述有点不符。

还有就是公司附近的难民街,那可能是到目前为止我在苏州最好的一段记忆了。难民街是一条很湿很脏的街道,在我看来它的名字确实非常的“名副其实”,但这并不影响我对它的喜爱,我总感觉最民间的才是最真实的才是最美好的。还记得那时候的我们总爱几个人一起,下班后到难民街找家小饭馆,点几个菜,AA后一个人也就四五块钱的标准,吃饱之后再在难民街玩点别的啥的。那是一段由刚踏上社会的年轻人为主体的孩子般的纯朴、简单、而又快乐的时光,也就是那我喜欢上的雪菜炒肉丝这个菜,直到现在依旧还很喜欢,因为那时候的时候有钱了就点些好的,没钱了就点些节俭而又能够下饭的菜、比如雪菜炒肉丝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便宜而又让人下饭的炒菜。但遗憾的是,现在再吃起雪菜炒肉丝,虽然感觉也是很好吃很喜欢吃,但吃来吃去总感觉味道虽好但不是以前的那个味,不知道是难民街那位厨师的手艺过于独特、还是自己的年龄增长造成的心里作用。

05年五一前夕离开苏州,中间再盐城呆了段时间又在南京呆了段时间,直到08年下半年才再次回到苏州,但不是在娄葑那边上班了。一次偶然的机会路过曾经住过的小区附近,发现小区后面的河水变得不再那么黑那么臭了,发现附近的难民街也全部拆了、政府统一盖了许多高楼大厦。

08年下半年至今,我一直是在苏州呆着,这次呆的时间比05年那会长了许多,所以对苏州也多了许多了解。但,对苏州更深的了解,并没有改变我对它不好的看法。

1、苏州方言我感觉很难懂。可能也因为对苏州的印象不好,所以身边也有朋友学一些苏州话,但我就是坚决不学苏州话也不模仿苏州腔,而当有些非苏州本地的朋友在我面前刻意的用苏州强调说话,我内心也感觉反感。在南京呆过之后,感觉南京方言虽然脏话较多但易懂、而且南京人也容易相处不怎么排外,客观的讲,可能因为这些对比所以我对苏州存在一些偏见,这对苏州并不公平。

2、苏州人不是很孝顺。有朋友跟我讲过,许多苏州人拆迁以后,政府分配了几套房子后,年轻人总是喜欢让老人住车库,然后最大限度的腾出房子出租给外来务工者居住,以此获得经济收入。当然了,儿女他自己是不会住车库的。在我看来,我是无法接受这些行为的,老人家身体再健康也没有多少年可以过了,在他们的晚年还做出如此让他们心寒的事情来,这是多么残忍的,而更可怕的是,在苏州,就我观察的,这已经成为了许多苏州人的一种家庭习惯。
我住在郊区,这边是这样的;我一个朋友在园区,那是号称比苏州市区更繁华的地段,也是如此。我朋友是与一老头住,那老头的儿子女儿都非常有钱,所以直接给了一套房子给他住,然后特别是到了夏天,一群老头每天都去我朋友那边找我朋友的房东老头玩牌啥的,一天大概也就几毛钱的输赢。我朋友说,那些老头都是住车库的,所以特别是夏天,动不动就到他家去玩,然后他们还非常非常羡慕他的房东老头。感觉真的很心酸,拆迁不如不拆,蜗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窝心;不过也可能只有苏州人才这样子,如果换了我,我感觉就算我经济困难的实在不行了我也会与老人一样住车库而不是只让老人自己住(一般人家都不止一个车库,哪怕只有一个那我也可以去租别人家的车库住),只要我住正常的房子我也会让老人享受同样的待遇,我的观念是:让孩子多吃点苦,对得起孩子的未来;让老人家少吃点苦,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3、除了苏州老人住车库的情况,还有一个更离谱的状况。另一个朋友跟我讲过,苏州这边的年轻人,大多不喜欢老人嫌在家里没事做享清福,如果老人家闲在家里没事做的话女儿即便不明讲也会通过其他的方式表达对老人的不满,而老人只要出去有事做了哪怕不怎么赚钱儿女心里也会很开心(儿女并不是为了剥削老人的钱、他们只是看不惯老人闲)。我为什么有同感?
一是我们工厂的绿化是承包给一个绿化公司的,那个老板是外地人,然后他找了一帮苏州当地的老头老头,锄草什么的都是人工,一个人一天的工资也就二十块钱左右,而且不用签合同不用接送不用报销车费,比如说某某地方的工厂有活要过去了,通知一下,然后那些老头老太一大清早就赶公交过去(苏州政府为当地老人办了免费的公交老年卡坐公交全免费)下班后也是免费公交回去,所以如果在苏州的公交车上看到一些挑着担子或是拿着绿化工具的老人千万不要感到奇怪。
二是我住的小区这边,就在我住的这个单元下面,就正常有好几个老头老太,住的是车库,然后平时成天就蹲点捡垃圾,看到有人扔看似可能存在有价值垃圾到垃圾桶,就立马又老人过去揭开垃圾袋翻看是否有纸盒啊瓶子啊什么的可卖钱的,因为我最近网购比较疯狂而喝饮料业比较多,所以我经常扔一些纸盒或是饮料瓶,导致现在只要我带垃圾下楼,一群老人都注视我,然后经常发生垃圾一入垃圾桶就立马就人过去拆封的情况。我并不歧视这些事情本身,但这确实是一种悲哀!

4、即便存在如上这些情况,但越是年龄大的苏州人,对外地人的歧视程度越普遍,因为他们习惯了城市优越感,可能他们认为,不管家丑如何如何,但对外而言他们都是优越的苏州人,谁叫苏州GDP江苏全省第一、且苏州又靠近上海这个国际大都市的呢,许多外地人都以自己能够成为新苏州人为荣。

5、苏州的环境也让人很失望,许多人都认为水城苏州是很美丽的,其实并不然,苏州的景点许多都是人工弄的,就连苏州乐园的山水都可以人工制造。苏州为了发展经济,大部分河道的水都已是黑色的了、某些河道还伴随着令人作呕的臭味,然后一些景点什么的那都是人工可以整顿出来的效果,那些并不能代表真实的苏州。

综上,苏州并不是一个很好的居住城市。至少不如本省的南京,也不如近省的杭州。

然后再回到上面转载的文章,也谈谈我对上海的看法。我没有去过上海,所以我对上海的看法基本是来自这两个方面:

1、网络上面,许多人都在讲上海人是如何的排外。这个,且不论真实程度与否,对于一个从未去过上海的外地人,其宣传影响肯定是很大的。所以,未去上海,我本人就已对上海有了偏见。

2、现实当中,我爷爷奶奶的好多兄弟姐妹都是在上海那边定居的。但从小到大,感觉上海人就看不起我们,所以我家里与上海亲戚的联系基本为零的。后来我长大了,家乡也开始发展了,而许多政策导致衣食无忧的上海人生活陷入了困难,我家一个亲戚曾经一段困难的时期都是菜场临关门才去买菜的,平时电啊水啊什么的也是疯狂的节约着用,然后去我们苏北走亲戚也是大包小包的带了很多东西回上海,甚至连大米都成百斤的带走。一个真实的事情,有次某上海亲戚回我们老家走亲戚,一起吃饭的时候,我一个堂叔就当着上海亲戚而且还是他长辈的面,直接讲道:“不要以为你们上海人了不起,不要以为我们苏北人低人一等,看看现在吧,我天天有酒喝有肉吃,你们上海人却连买素菜都要精打细算的节约着买”,而那次以后,上海亲戚并没有太在意,后面他们依旧经常回苏北探亲。我不否认,并不是每个上海人都坏,但不可否认的是,就我接触的情况而言,大部分都是垃圾。

上海的印象基本就是这样的。最后再评价下南京这个城市:

1、南京方言脏话比较多,但我感觉并没什么,许多国外俚语中国人不是都争着学、甚至还成为时尚了吗?凭什么自己国家一个城市若干年来形成的方言就要批斗就要人家立即改正呢?南京市区的方言,比较接近普通话,易懂;且南京人讲方言只是一种习惯,如果你听不懂的话,他们也会用很慢的语速尽量接近普通话的给你重复,而且态度方面感觉让人很舒服,不像许多苏州人讲让人听不懂的苏州话就感觉自己很自豪,即便你告诉他你听不懂苏州话那他可能也会带着歧视或是嘲笑的态度重新用普通话给你解释,让人很不舒服。上海方言,如上面转载文章所描述,貌似也存在类似情况。所以,就语言方面,南京方言虽然脏话较多,但再脏也超越了苏州话、上海话,这叫脏得有水准。

2、就我在南京的日子,我感觉南京人还是很好相处的,比较热情,至少我没有感觉自己被歧视过,我唯一的感觉是很容易就可以将自己融入南京这个城市去生活了,而不管你是临时在哪求学或打工还是准备在那儿定居。这里也说一个自己遇到的真实的事情,某天早上在公交车上,一个农民工问司机某个地方到不到、要在什么地方下车之类的问题,司机回答两句之后就感觉烦了。然后车上一个大概四五十岁模样的中年人,操着在我听来比较纯正的南京话,直接走到司机身边,大概是说:“人家一个外地人,来到我们南京,不熟路,向你打听,你不但不帮忙,还歧视人家,亏你还是开公交做服务行业的,你这样对人家是什么态度?”然后两个人争论起来,差点还动起了手,后来被其他乘客拉了下来,其他热心人帮助那农民工指了路,告诉大概什么地方下怎么走。

我已经不记得那个司机是否也是说的南京话了(因为公交司机并不一定是本地人),但我清楚的记得那个批评司机的乘客是标准的南京人。其实司机是否是南京人并不重要,因为不管什么地方都存在垃圾;但,如果你到了一个城市,当你受到歧视或者遇到困难时,很快就有人向你伸出援助之手,你一定会感觉到很温暖的。

3、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事情,我这人朋友不多,但在南京有两个我处的很好的朋友,惠盼先生、万彩云小姐,他们并没因为我的工作低下而歧视我、也没有因为我的住处简陋而歧视我(当时是100多的民房,几人住,厕所不但是几十人公用而且还是露天的,那时候过的可惨了),按理说,如果在了苏州或者上海,本地人应该不会跟我这么个下等人交朋友的。

4、南京比较成功的另外一个原因,我想是因为他的文化被很好的延续,南京大学比较多,南京工厂相对较少,所以,南京环境污染相对没有苏州严重,南京的整体素质也比苏州高许多(不可否认是,文化程度与社会确有很大关系,一个大学生比较多的城市、与一个遍地都是初中出来打工者的城市,社会氛围肯定是不一样的)。所以,虽然苏州曾经出过许多才人也有着许多的名胜古迹,但现在的苏州却成了一个24小时运作的工业机器、城市里的人也都是为了城市工业运作而生活,从这个层面来看南京就会感觉南京的生活要比苏州安逸许多了。当然,南京消费水平较低是它不如苏州的地方。

OK,写完上面这些,时间已经七点多了,就此打住,收拾收拾,准备上班去。周一要开早会的,7:45就要赶到。

(以上仅属个人评论,可能较片面,所以不代表完全正确;如对某些群体造成不爽,还请谅解)

 

=============update 2010.09.19 04:39============

上次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有点匆忙,连最开头的烟熏味都忘记解释了。今天补上。

是这样的,我是住在苏州的一处拆迁安置小区里面。所谓拆迁安置小区,简单的讲,就是政府拆了你家的房子,然后再分几套统一规划的房子给你。
因为我住的这一幢,前面是小区里的一条路,水泥做的,而不是草坪啥的,我们这幢的门朝南开、前面那幢的门朝北开,所以导致这边异常热闹。但最让人郁闷的是,每早大概五点多,楼下就会有老头老太烧类似老虎灶之类的东西,然后它的烟就会到处飘啊飘的,如果我起床,我在房间里便会明显感受到烟熏味,虽然我住在五楼半,如果我不起床,可能我不会对烟熏味那么敏感,但我却要经受楼下吵杂声的影响,早上五点多,楼下的老头老太便开始热闹起来了。

或许你会问我为什么不关窗子睡觉?我是这么认为的:白天,城里面灰尘多的很,如果窗子开着的话,房间里灰尘就越来越多;而我又是比较喜欢新鲜空气的人儿,我不希望房间里面因为长期不透风而异味重重的,所以晚上下班后我会开窗。

哎,真不喜欢城里的生存环境,我还是喜欢在乡下生活,或是一些比中国环境好的外国。(仅是指自然环境,感觉中国的发展好多都是靠牺牲环境得到的,环保相关部门形同虚设;政治环境每个国家不一样,这个不好比较好坏,即便是中国的政治体系对国家对人民而言也有着诸多好处的。)—— 可惜,生活并不是我想怎样就怎样的,人生无奈啊!

然后还要补充一个细节,蛮让我心酸的:楼下那个整天捡破烂的一个老头,最近买了只新收音机,我路过的时候一般如果看到他的话他都是坐在那儿拿着收音机在收听苏州话的广播,我突然想到了自己小时候因为得到一个自己策划已久的东西时候的激动而兴奋的心情。
那老人之前的生活,居住在车库里面,然后每天拿个凳子坐在楼下,一方面可能外面的空气真的要比车库里面好很多,另一方面可能因为是为了垃圾回收的工作。每当有人拿着看似有卖废旧价值的垃圾,老人就集中精力注视着,然后当垃圾被扔到垃圾桶的时候老人会以很快的速度到垃圾桶那儿去捡垃圾,可以卖钱的收走、不可以卖钱的留下;除了蹲楼下驻守,老人还会不时的去附近的街道走走,看看是否有垃圾可捡,我休假期间经常在外出的时候遇见他在路边捡垃圾。
所以,现在这情况看来,他是用自己捡垃圾的钱,几分钱几毛钱的慢慢存起来,然后终于买了一只收音机,所以现在每次看到他他基本都在玩他的新收音机,看得出来他如同小孩一般的兴奋。只是,这种事情如果发生在小孩子身上,那是一种幸福;但发生在一个即将进入坟墓的老人身上,那却是一种心酸。

其实对于苏州中老年这个群体,一方面我是很讨厌他们的排外情结,另一方面我觉得他们其实也很可怜。对于苏州的年轻一代,但愿他们能够有所改变吧,不管是歧视外地人的思想,还是儿女与父母相处的方式。

现在是早上5点17分,烟熏味再次袭来,今天好像是烧了橡胶类的东西,难闻死了……


【版权声明】
 本文短地址:mpYes.com/67 本文版权属于:mpYes.com
 含有照片的文章谢绝转载,包括但不限于本人及本人亲友的照片
 涉及中国大陆现状的描述、本人的政治评论等相关文章谢绝转载
 其余文章允许非商用性质的转载,但请保留本文链接及本人署名

发表我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