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我而言,对博客的期望有这么几个:
1、将来老了,可以翻翻自己曾经的生活,不管酸甜苦辣不管有聊无聊总归都是自己的回忆。
2、如果运气不好,以后得了老年痴呆或抑郁症啥的,博客或许能缓解我的病情。
3、若再倒霉点英年早逝啥的,博客也算是留给儿女的一个念想。
于我而言,对博客的期望有这么几个:
1、将来老了,可以翻翻自己曾经的生活,不管酸甜苦辣不管有聊无聊总归都是自己的回忆。
2、如果运气不好,以后得了老年痴呆或抑郁症啥的,博客或许能缓解我的病情。
3、若再倒霉点英年早逝啥的,博客也算是留给儿女的一个念想。
姚悦玲虽然嘴里说不想我,但我猜测心里肯定还是想的,今天更加验证了我的猜测,当她看到我回家兴奋着立马跑去告诉爷爷奶奶“我爸爸回来啦!” 虽然今天没喝酒,但是比喝酒更加开心!
5月16号,无锡发布通告,省内其他城市来访全部取消3+11
5月19号,苏州发布通告,省内其他城市来访全部取消3+11
然后我就盼啊盼,不停关注道路解封状况,直到周五下午道路还没完全解封
周六早上继续关注,高德地图还是很厉害的,让我体会到解封G312近在眼前
终于,5月21号 9:11 开始不断有人说望虞河大桥通车了!
今年的第二次疫情导致我已经68天没回家了,看到某高德网友高呼“通了,通了,可以回家了”,我瞬间泪崩
下午总算可以回家了,真的太不容易了!
很喜欢这样意境的路,老家附近有比这窄的(小时候在家后面黄沙港边上玩耍的堆上的中间小路)也有比这宽的(小时候去外婆家走的黄沙港边上的S232),今天看到盐城的疫情防控提醒的视频背景图,很有感触,遂截图留存。
===============================
经查询,上图是盐城黄海森林公园的照片:http://k.sina.com.cn/article_2194948720_82d4427002000czmb.html
看了一下地图,靠近黄海、并且临海公路可以直达,等以后有时间了可以骑行去玩。
另外再关联十几年前的某篇博客:https://www.yaohonglou.com/2010.06.13/22:22:00/80
第三章图真的很有家后面黄沙港大堆上的感觉,不过老家那边的堆更宽、路更窄、树更多。
下午因公去了趟大润发,出发前同事就说苏州人都在抢东西,你也帮忙带点抢点物资呗;结果:
放大看下我们cc发的图片:
你确实没看错!这个时候了,人家都是囤生活物资,cc居然只想着囤点棒棒糖…… 真是人才啊!!
下图是在漕湖西北角拍摄的:
下图是在鹅湖南侧望虞河入口拍摄的:
下图是在鹅湖东侧拍摄的:
下图是鹅湖东侧某处,2018年从对面登上过这个水中平台:https://www.yaohonglou.com/2018.08.18/23:59:00/1829
鹅湖东侧到了望虞河那边就是无锡了,因为疫情封路无法继续前行,回来的路上打电话给老吉出来喝酒
一瓶白酒+六听啤酒+一些食物,带来樱花公园小聚:https://www.yaohonglou.com/2022.03.29/18:31:00/2844
疫情之下的苏州,日子过得真是艰难,聚个餐都只能在野外进行。希望疫情早日过去吧!
无意间看到这个纪录片:《台湾部落宝藏:饮食生活》 其中有一段是某个部落的道路被冲垮,然后许多人到山下生活了,然而有一部分人决定带着孩子留在山上继续生活,小孩从小学习各种部落知识、并通过手机平板等学习现代化知识,小学毕业了再走出大山去读中学。
这让我想到了之前看的某扶贫连续剧,大概就是歌颂共产党员通过各种方法劝说山上的原住民搬到山下的新家去过现代化的生活,最后连固执务必的钉子户老头都被感动了答应下山,从此老百姓们过上了衣食无忧的生活,以此彰显党恩浩荡。
我其实还是比较欣赏台湾那边的做法,可以给一些偏僻地区的人们多一些选择比如走出大山,但决不是强迫人家全部离开自己的故乡,对于那些习惯了山里生活的不肯离开大山的人们群众,政府应当协助做一些基础建设,让他们能够更方便的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或许在人家心里,在山里即便是粗茶淡饭也觉得生活安逸呢!
我对中国大陆比较反感的两个方面:
1、不管什么事情,都要彰显党恩浩荡,老百姓开不开心并不重要。
2、现在大部分大陆人的价值观都是金钱为上没有信仰了,我觉得这种生活氛围真的很压抑。
所以有条件的朋友建议你不妨找来上面这个纪录片看一看,说不定会影响你的人生价值观。